1881铁血中华

第一百五二章返回南宁

只是没过几天。沈建章就来向他辞行,当时丁宝桢一再追问原由,但是沈建章一直没说。所以此时在这里看到谈笑风生的好友,丁宝桢也就难免奇怪了。

其实当时沈建章之所以没有解释辞行的原由,就是军情局找到了他,以救出他儿子为交易条件,要他说服丁宝桢南下去南宁。所以丁宝桢没有卸任之前,沈建章不好提前透露。

对于军情局的这个条件,沈建章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。作为一个传统书生,沈建章确实存在忠君思想,年轻时希望将毕生所学,卖与帝王家,只是科举屡次落榜,之后只能以没有品级的小吏幕僚的身份,给别人出谋划策,以此养家糊口。

生活的消沉,让沈建章也就逐渐熄了年轻时的理想,不得不向现实妥协,直到遇到了丁宝桢,两人都是忧国忧民的书生,因此一见如故,并且迅速成了无话不谈好友。

当时丁宝桢还山东认巡抚,恰逢黄河决口,丁宝桢请沈建章出山帮忙。面对好友的诚心相邀,沈建章才又有了拼搏的心思,不过此时他也只是以局外人的身份,帮助好友处理政务,对清廷已经没有了太多留念,所以他才会愿意去说服丁宝桢。

作为好友,沈建章很清楚丁宝桢的内心想法,知道对方虽然在任上一直兢兢业业,为朝廷尽心尽力,但是其根本的目的也只是为了保一方平安,避免百姓再受战乱之苦,所以才在四川站到了南宁的对立面上。

两人在四川也呆了很多年了,作为云南的邻居,他们也经常关注南边的消息,同时收集了很多南宁的有关情况。所以对于这个割据几省的地方政权,两人都有所了解,他们平时也经常交流关于南宁的见解,对南宁的许多政策都很是欣赏。

也正是因为知道丁宝桢并不反感南宁,甚至是有心向往,更何况丁宝桢此时已经不是朝廷命官了,只是一个平头百姓,不存在政见对立的情况,所以沈建章也相信好友会同意南下,毕竟再怎么听说,也不如去亲身体验一下。

果不其然,在与沈建章一番交谈之后,丁宝桢同意去南宁。之后两人带着家人,由军情局的接应人员一路护送到了攀枝花。

在攀枝花,两人第一次见到了规模庞大的钢铁厂,也是第一次和南宁官员和百姓接触。在这里,他们看到的是一片欣欣向荣,百姓安居乐业,商业繁荣。

在攀枝花盘桓了几日之后,他们登上了南下昆明的火车,这也是他们第一次乘坐传说中的火车。只是让他们遗憾的是,之后火车一路上除了加水加煤外,很少停靠,这样他们少了继续深入了解南宁的机会。

在坐了几天的火车之后,四月底他们终于到了南宁市。一路上虽然没有下车去了解,但是却领略了到处是工厂的震撼,也体会到了工业化的切实好处,如果在清廷境内走这么远的路,没有十天半月,是绝对到不了的,更何况是丁宝桢这个上了年纪,托着病体的老人了。

到了南宁,丁宝桢以为会立即见到对方的高级官员,但是一连好几天,除了被安排去就医外,就只剩下闲暇时,跟着南宁派来的人员上街领略民事民风,参观一些景点和工厂了。

如此这般过了一个星期,也没人来联系他们。就在两人有点失望的时候,终于接到了对方有人要见他们的消息。(未完待续。)

人气小说推荐More+

重生之干爹
重生之干爹
现代重生 娱乐圈 沉稳霸气干爹攻x冷淡蜕变世故受 多cp he
夜继凉
千金和长工(1V1,H)
千金和长工(1V1,H)
γūsūωūм.cδм(yushuwu【同时更新只想和你睡】===夜里,小姐在简陋的柴房里,衣衫尽褪,湿漉漉的花穴摩-擦着粗布下男人的肉-棒。长工紧绷着浑身健壮的肌肉,黑眸注视着起起落落的身影,低哑地提醒道,“小姐,你明天可是要成亲的。”满脸春情的小姐眯着眼尾,冷哼了声,“哼……呜,这亲结不成的。”走心走肾糙肉文,1V1,SC美-艳傲娇大小姐X器大活糙壮汉长工
月半喵
两面(叔侄)
两面(叔侄)
γцγěωěň.cǒм(yuyewen)沈邺南是俞市市民眼中的好书记,年轻有为,清廉无私,然而却不是如烟心中的好叔叔。那个男人前17年对她不冷不热,后来硬要拉着她坠入地狱……冷面叔叔×假面小侄女那些不为人知的隐秘事。亲血缘,慎入
帧木儿
校园肉欲行(1V1 SC H)
校园肉欲行(1V1 SC H)
℉ūщèищǎиɡ.℃δм(fuwenwang)正读高三的夏暖,一天中午突然穿进了另一个时空的校园,这里没有道德,没有节操 ,只有肉欲,随处可见肏穴的男女。在这里,夏暖遇到了一个跟暗恋老师叶修长得极像的神秘学长陆衍,只有他才能帮她避开校园内的种种危险。为了活下去,她答应 了学长用她身体肉偿的条件。在现实与异时空不停穿梭的夏暖,渐渐发现,只要她呆在暗恋老师身边就不会穿越。当温文尔雅的老师撕下面具时,
小妖不眠
勾引姐夫(禁忌h)
勾引姐夫(禁忌h)
.rourouwu.0rg许嘉嘉有多讨厌姐姐许梓静呢?大概就是想要她去Si吧!或许让她痛不yu生才是最好的,而姐夫胡云生是把合适的刀,只是她没想到这把刀最后也伤了她。注意1、看书名和简介——三观不正2、男非处 3、中间nVe、结局e(对于男nV主而言)总是写甜文腻了,尝试一下别的风格,本文不代表作者三观!勿骂!
昔日